联系电话

13324300393

工作时间

AM 8:00 - PM 17:00

   宏灿信息科技
公司新闻
查看更多
欢迎洽谈:13324300393
轨道上的吉林速度:一家装备制造企业的百年征程
来源:网络AI | 作者:HONGCAN AI | 发布时间 :13天前 | 0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在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区,一家百年企业正书写着“中国制造”的新篇章。短视频以蒸汽机车的轰鸣声开场,黑白历史影像与现代高铁画面交替闪现,勾勒出企业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轨迹。

老厂房里的时光胶囊
镜头首先进入企业博物馆,解说员老周轻轻拂去1954年首辆国产地铁车厢的灰尘:“这节车厢的钢板厚度是普通列车的1.5倍,因为当时要应对北方严寒。”展柜里陈列着不同年代的工装,从粗布工作服到防静电连体服,见证着工业美学的演变。突然,警报声响起——这是模拟地震的互动装置,观众能看到老式车厢在震动中的表现,与现代高铁的平稳形成鲜明对比。

智能车间的未来图景
转场至新建的智能化车间,机械臂正在精准焊接高铁车体。技术总监小杨介绍:“我们自主研发的激光焊接技术,能让焊缝宽度从3毫米缩小到0.5毫米,强度提升40%。”镜头特写机械臂的红色激光点,在金属表面划出完美弧线。随后画面切换至虚拟调试系统,工程师们戴着VR眼镜,在数字孪生环境中模拟列车运行,提前发现设计缺陷。

人才辈出的技术摇篮
在培训中心,一群年轻技工正在进行技能比武。22岁的小王正在操作五轴加工中心,他设计的刀具路径让加工效率提升15%。“我是企业‘订单班’培养的,从入学那天起就知道要造世界一流的高铁。”小王擦着汗水笑道。画面穿插他获得省级技能大赛金牌的瞬间,以及导师——全国劳模老李的寄语:“工匠精神不是重复,而是每天进步一点点。”

全球市场的吉林名片
当镜头切换至海外项目现场,中方团队正在指导当地工人安装轨道。项目经理老张指着手机上的翻译软件说:“我们为每个项目配备多语种技术手册,连螺栓紧固扭矩都标注了五种语言。”画面中,一列列印有企业LOGO的地铁驶过异国街头,孩子们趴在车窗上好奇张望。旁白响起:“从长春到世界,吉林制造正在重新定义出行方式。”

结尾升华
夜幕下的产业园区灯火通明,一列高铁试验车缓缓驶出。车头显示屏上,“吉林智造”四个字格外醒目。镜头拉远,高铁化作一道银色闪电,划破东北平原的夜空,象征着吉林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。